文 | 霖夕
进入2025年,白酒从业者的情绪似乎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从春节前的谨慎备货、悲观预期到春节期间的消费回暖、平稳过渡再到春节后的需求下滑、信心回落。在名酒围剿、消费疲软的背景下,整个白酒行业都在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区域酒企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有行业人士认为,此时,构建个性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是区域酒企实现突围的重要路径,在众多白酒品牌中,四特东方韵显得尤为独特。其不仅为四特酒开创了“差异化香型”的发展道路,也让行业看到了品类发展的新机遇。
2009年,四特东方韵应运而生,并于次年正式推向市场,就此拉开了“四特酒 + 四特东方韵”主副双品牌战略的大幕。彼时,白酒行业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白酒的基本功能,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日益提升,中高端白酒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四特东方韵凭借独特的品牌文化、别具一格的包装设计和精准的产品定位,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世界因我而不同”,四特东方韵这一品牌主张独树一帜,其根源是 “君子和而不同” 的东方哲学,在白酒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当时,凸显出自身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成为当时白酒行业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在包装设计方面,四特东方韵在瓶身图案上采用牡丹纹、宝相花等中国传统元素,展现出古朴大气、温润如玉的东方韵味。这些传统元素和工艺的运用,赋予了产品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辨识度,也迎合了当时消费者对于面子和里子的双重需求。
从产品定位来看,国韵、雅韵和弘韵三款产品覆盖了多个核心价格带,既能够满足大众消费者对宴席、礼赠的需求,又能够契合商务宴请、高端聚会等正式场合的用酒需求。
“四特东方韵的成功关键在于做到了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有行业人士告诉微酒,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创新的市场策略和品牌IP赋能,四特东方韵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赢得了江西乃至全国市场消费者的好评,另一方面,四特东方韵稳稳抓住了市场机遇,迎合了在消费升级浪潮下消费者对于更高品质产品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四特酒的营销策略在当时也做到了独辟蹊径。上市初期,四特东方韵在基础较好的市场进行导入,通过专项推广加强对核心消费者的培育来带动销售,这也使得四特东方韵在上市第一年就取得了亮眼成绩。
在初步受到市场认可后,四特东方韵开始强势铺市,通过在央视黄金时段投入大量的资源,组织各类冠名活动迅速在江西打开了品牌知名度,经过两年的市场运作,四特东方韵的销售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开始展露出超级单品的市场潜力。
2013年,四特东方韵逐步走向全国,进一步强化市场基础建设,之后不断向各地渗透、延伸。在2017 年,四特东方韵达成了全年120万件的销售纪录,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逐步在全国市场站稳脚跟,成功跻身业内中高端价位带超级大单品阵营。
四特东方韵在全国市场全面开花的同时,高端白酒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四特酒深知,不仅在渠道布局上要持续进行渗透,强化产品的精细化管理,更为关键的是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的提升,迎合消费者对“喝好一点,喝少一点”的需求。
2019年,在上市近十年的背景下,四特东方韵进行了全面的焕新升级。在外包装上,新版的四特东方韵在瓶体和外包装设计上都进行了创新,弘韵、雅韵选用了更简约的金属扣设计,从视觉上看更为协调高档;在口感方面,选用了更多的陈年老酒作为基酒,不仅酒体更为醇香、层次更为丰富,消费者的口感体验也更细腻,入口更顺滑,饮后更舒适,回味更甜。
2025年春节,四特东方韵在四特酒打造的经典春节IP“幸福中国年”的加持下,以六万瓶小酒试饮、跨年赣江灯光秀、品牌TVC等高曝光、强互动活动,再度引爆江西本土市场,凭借其产品品质与口碑,收获消费者、社交媒体KOL、权威媒体等众多点赞报道。
上市十多年以来,四特东方韵伴随着白酒产业的发展走过了两个深度调整期,如今依然是四特酒旗下知名度最高且销量最高的明星产品之一,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今年春糖期间,四特东方韵再次成为焦点,不仅在核心展位上大放异彩,还一举斩获两项行业重磅奖项,这无疑是对其品牌实力的高度认可。在3月21日举办的“2025中国酒业标杆品牌峰会”上,四特东方韵荣获了“年度中国白酒标杆品牌”的称号;3月23日,四特酒还荣获了中国酒业新势力大师榜·企业榜大奖。
对于当下的区域酒企而言,四特东方韵的成功有着诸多启示。在品牌建设方面,要挖掘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产品品质是根本,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口感和包装;在市场策略上,合理规划市场布局,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创新营销方式,注重消费者培育。
在当前白酒市场的艰难环境下,区域酒企要实现突破增长是一场系统性战役,需要企业在品牌、渠道、产品、组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务必要抓住市场变化、巩固已有战果,同时放大自身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