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霞
国家级体育赛事,向来是各品牌竞争的阵地。
8月22日,“小糊涂仙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羽毛球项目资格赛在湖北宜昌奥体中心收官。
10天时间里,小糊涂仙作为赛事冠名赞助商暨唯一指定用酒,搭建起一个兼具仪式感与参与感的运动营销场,不仅给观赛者们带来集“视、听、味”的三维感官体验,还探索与他们建立深层连接的可能性。
作为全国运动会的“前哨战”,“小糊涂仙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项目资格赛(以下简称资格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的711名选手参赛,包括陈雨菲、黄东萍、陈清晨、贾一凡、郑思维、黄雅琼在内的六名奥运冠军和石宇奇、梁伟铿、王昶等名将齐聚宜昌,让赛事从筹备阶段就备受关注。
在赛制设计上,采用“团体赛+单项赛”的模式,先角逐团体荣誉、再比拼个人突破。最终,成年男子团体(北京、广东等)、成年女子团体(浙江、江苏等)各12支队伍,青年男子团体(湖北、山东等)、青年女子团体(江苏、四川等)各8支队伍,在单项赛中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分别决出了16强选手,他们成功晋级到十一月份的决赛阶段比拼。
微酒发现,自8月13日开赛至22日收官,小糊涂仙深度参与本次资格赛,从赛事场馆内投放的广告牌和横幅到刷屏的各种宣传物料,从“洞察‘仙’机,猜比分赢好礼”等多项线上竞猜互动活动,到宜昌奥体中心内设立的全力“羽”赴赛事嘉年华,小糊涂仙成为出镜率较高的的品牌之一。
这种润物无声的渗透,让小糊涂仙印记悄然融入赛事关注者的心中,正在成为他们与品牌顺畅沟通、甚至精准圈粉的营销路径。
其实,这样的高曝光并非简单的品牌植入,而是源于品牌“用心酿就幸福生活”的使命与体育精神的深层共鸣,也是长期参与体育赛事营销的小糊涂仙为积累品牌资产的积极尝试。
由此来看,小糊涂仙在这场国家级赛事中交出的答卷,值得我们细究。
这是小糊涂仙体育营销战略的又一次升级。
过去,品牌常选择绑定顶级赛事,借助赛事流量的 “虹吸效应” 获取曝光。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着手突破传统赛事营销的局限,逐渐将重点从争夺注意力走向争夺参与感,寻求与消费者建立真实链接的机会。
当体育营销来到“参与感”时代,微酒观察到,在本次赛事期间,小糊涂仙就拓展出更多维的参与半径,打造出具备穿透力和共情力的赛事体验。
一方面,推动营销内容跳出浅层触达,实现向消费心智的深度扎根。
比如,观赛者在全力“羽”赴赛事嘉年华中,通过极速仙锋、仙锋号外、仙锋夺宝三大趣味挑战后便可获得定制羽毛球周边等礼物,满足观赛者对娱乐化、社交化内容需求的同时,为后续小糊涂仙产品转化提供心智基础建设。
另一方面,以体育为桥梁、以幸福为价值锚点,借营销之力让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愈发紧密。
数据显示,本次小糊涂仙全力“羽”赴赛事嘉年华共吸引近万人次参与,其中不乏年轻消费者的身影。透过营销大事件的打造和消费端的互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小糊涂仙不仅仅是一个品牌,它更是 “幸福生活”的象征。
▲小糊涂仙酒业集团总经理助理赵吉壮
正如小糊涂仙酒业集团总经理助理赵吉壮在赛事开幕式致辞中所言:“我们深知,幸福的底色是健康:这既体现于为消费者酿造高品质美酒的匠心,更彰显于深耕体育事业、倡导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的担当。”
将意咨询创始人梁将军曾提出一个论断:未来十年,品牌使命一定大于品牌定位,因为,使命本质上是让企业去创造社会价值、引领新的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增量思维。
从小糊涂仙“用心酿就幸福生活”的品牌使命,或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思考。
聚焦到企业身上,小糊涂仙近年来持续深耕羽毛球领域,形成了“赛事冠名+IP运营+全民互动”的立体化体育营销模式,旨在更好地培育品牌的心智势能,借此实现人群资产的积累。
具体来看,小糊涂仙不仅先后独家冠名2024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团体锦标赛,并作为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参与2025年宁波银行·亚洲羽毛球锦标赛,还打造自有IP“仙羽中国”,成功搭建起羽毛球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桥梁。
放大到社会场域,则是为消费者们提供更加丰富和高品质的幸福生活。小糊涂仙与羽毛球运动的深度“绑定”,为推动羽毛球运动的普及贡献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时代的健康情绪落足到品牌的赋能上。
为此,小糊涂仙一边构建起“需求洞察—产品创新—价值传递—品牌共鸣”的完整闭环,一边以“文化+体育”双轮驱动,为消费者带来兼具文化归属感与精神愉悦的体验,成功让小糊涂仙成为消费市场最受欢迎的国民白酒品牌之一。
不难发现,使命驱动的品牌,追求的是创造更大的商业和承担商业之上的社会责任,就像小糊涂仙始终以“用心酿就幸福生活”的姿态,全面激活体育营销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