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岳治中
“渡过最开始的恐慌,其实‘禁酒令’没有那么吓人。”
5月18日,号称“最严禁酒令”的新版条例发布,其中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不上酒的规定,在行业内炸开了锅。
禁酒令并非新鲜事物,但此次讨论为何如此热烈?新规实施仅仅一周后,其对市场渠道究竟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带着疑问,微酒与10位酒商聊了聊。
在白酒行业,“禁酒令”其实并不算是一个新词。早在2011年开始限制三公消费时,就传出了“禁酒令”的说法。
2012年底出台的八项规定,则首次明确限制了公务饮酒,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也是从那时起,白酒的公务消费比例开始逐年降低,有数据显示,截至现在已不足5%。也是因为这一原因,在此次“禁酒令”发布后,酒商们普遍认为这次影响远没有上次的影响大。
但需要说明的是,影响有限并不代表一点没有影响,尤其是在行业处在深度调整期的当下,酒商普遍没有利润。
河南酒商赵刚透露,自新规实施以来,短短7天内,他的店铺仅售出不到20瓶酒。即便是规模更大的隔壁同行,情况也并未好转多少。
代理商孙敏则坦言,禁酒令对他的影响确实是大。日前做了一场机关工作人员孩子的婚宴,不但用酒非常少,现场应到的宾客也缺席了好几桌,虽然这已经不是工作餐场合,但还是普遍选择了减少酒水的消费。
而在江苏的经销商罗德看来,此次受禁酒令最大影响的是会所这一部分的酒商,因为新规的出台让这些会所可能因为短期心理原因失去了链接商务的功能。“我这里已有会所客户因新规宣布暂停营业两个月。”
郑州的经销商贾钢表示,此次禁令可能会使行业再次陷入困境,考虑到当前消费已经相当疲软,经营压力巨大。
同时他认为,这次的禁令不仅对白酒行业,也会对餐饮行业造成极大冲击。未来看,产品价格应该不会受太大影响,因为现在成本较高,受成本管控价格不会下行太多。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虽然此次的新“禁酒令”来势汹汹,但还不至于像2012年那样导致白酒板块市值蒸发超3000亿的“惨状”。
与此同时,不少经销商还认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即便不出台这一新规,行情也不一定就会变现得很好。
在百荣商贸的酒商佳佳看来,即使现在没有这个所谓的饮酒限制,白酒的价格也是一去不复返了,就算现在价格继续跌下去,也没有多少人喝了,消费降级,因此同行们没有必要过度的担忧。
湖南酒商周政则表示,“和2012年那波相比,这次的‘禁酒令’对头部品牌来说冲击有限。毕竟人家早就不靠这一点点的政务接待来拉业绩了。”
湖北的代理商黄建则认为,中国作为人情社会,白酒消费在我们这个社会世俗中是根深蒂固的,因此这一政策虽然短期有较大影响,但长期来看,白酒本身在公务消费中就越来越小,核心还是关注老百姓消费,目前只是一些短期心理冲击。
“这次禁酒令感觉像是给公务场合喝酒再念紧箍咒,老百姓自己聚会该喝的还是会喝。”福建的终端商刘全表示,做酒生意的朋友有的担心库存,想着多推点实惠的酒或者搞商务送礼的套餐;也有人觉得习惯了,毕竟八项规定之后大家早就在慢慢调整了。
四川的酒商乔明也持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短期来看,“禁酒令”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波动,市场上会有情绪影响产生的变化。但长期来看影响有限,毕竟白酒行业已逐步摆脱对公务消费的依赖,转向以商务宴请和个人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化竞争格局,因此“新禁酒令”对行业销量的长期实际冲击有限。
在微酒看来,此次禁酒令对行业的长期发展是机遇而非挑战。一方面,白酒目前的公务消费已经很低,另一方面,此次政策将有利于白酒行业公众形象的提升,有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
长久以来,‘浓香科技’‘酱香科技’成为了网民调侃白酒行业的热门词汇,这背后既有对白酒行业的误解,也有其客观原因,映射出公众对白酒形象的不完全认可。而酗酒等事件偶尔见诸社交媒体,进一步损害了白酒的行业形象。
为此,中国酒业协会一直倡导“健康饮酒”,并连续多年举办“健康饮酒周”宣传活动,目的就是倡导健康饮酒、理性饮酒。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传统消费品,在世界范围内看,酒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消费品之一,但唯有健康理性饮酒,产业才会有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
此次禁酒令,为酒类行业的长期理性健康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正如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所说,“对于我而言,不管是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还是站在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我是发自内心地赞成该条例,让中国白酒回归到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的初心了。”
《人民日报》也刊文表示,“勤俭节约条例目的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约束的是奢侈浪费等行为,并不影响扩大消费、民生投入”。
而老百姓的“好日子”,才是每个消费品产业长期发展的根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