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1647839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炸开了:一块牌匾引发的糖酒会舌战,谁要“斧正”百年真相?

2022.11.20 1266

“不要怀疑哥,哥才是王茅传说。”


这是11月9日晚发生在成都糖酒会上的“夜宴”片段。说这话时,作为“王秉乾传人新闻见面会”的主角,贵州百年黔庄酒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贵州三官楼王秉乾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强,这是他第二次登台时被现场媒体“逼”出来的内容。


01

秀才遇到兵,酒痴遇媒体,

戏剧性的交锋


实际上,按照见面会计划的流程,第二个登台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的就是王德强,结果令人惊诧,身穿中华立领、个子平常的王德强煞有介事的走上了发言席,然而面对众多媒体的长枪短炮由于心情激动陷入了沉默,这是他第二次面对全国这么多媒体,而且都是来听他讲解王茅世家故事的,作为当晚的主角,带着家族沧桑后的复兴及厚望,显然,这个开端并不流畅。


贵州百年黔庄酒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贵州三官楼王秉乾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强


记者在见面会后聊天中了解到,王德强是一个痴迷于把酒酿好而不善于言辞的人。


王德强是王秉乾的嫡系长孙,按照会议内容看,就是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王茅创始人不是王丙乾、而是王秉乾。


这不是要捅马蜂窝么?


大新闻!在记者看来值得探究。其实,早在茅台推出王茅、华茅、赖茅前后,全国市场上先是赖茅当道,接着纷纷是举旗“王茅创始人”招牌的王丙乾、王bing乾……多如牛毛,真假难辩。


在当晚的记者见面会上,王德强首先是搬来了仁怀市政府相关机构认证授牌的“王茅传说”非物质文化牌匾。用王德强的话来说“没有正规流程认证哪敢公诸于世”。


去过仁怀的酱酒爱好者大都知道,在中国酒文化城里立着王茅创始人的塑像,非常醒目的写着“王丙乾”,见面会上王德强回答到可能是口口相传同音不同字导致的笔误,应当是“王秉乾”。并且他还找到了1951年对王秉乾的宣判书以及当地政府街道办给他开出的王秉乾家族的证明材料。


王秉乾与王德强关系证明,王秉乾判决书


近十几种佐证材料,铁一般的事实,瞬间成为了媒体的焦点,一片哗然。



02

不善言辞,却对家史

又如数家珍,待解疑团


如若不是王德强身边人的餐叙聊天,我们很难想像王德强所讲的真实性。原来,生活中的王德强似乎天然与他爷爷一样秉性,不善言辞,就是个老实巴交的酿酒匠人,落得个“酒痴”的绰号。


为了清晰地了解这段鲜人知的真实历史,记者曾两次深入茅台镇到访了贵州黔庄酒业,参观了神秘的荣霄洞,文化馆。


追溯王茅世家前六代,不得不提到王映奎(1828—1890),这是有关王茅世家最早的关键人物之一。王映奎系鲁班笠堡村人,仁怀县城怀阳书院就读后获取岁贡。王映奎由于家境困难,常为学款和伙食费担忧。时仁怀县城三官楼有一石姓大富人家,膝下无子,看王映奎天资聪颖,遂着人说和,王映奎过继到石家,取名石荣霄。


尔后的历史行业皆知。1879年,王映奎联合了王立夫、孙全太共同创办了荣太和烧房。“荣太和”名称,源自于三位联合创始人名字和商号,“荣”取自石荣霄之“荣”字,“太”取自孙全太之“太”字,“和”取自王立夫祖辈在茅台经营盐业的商号叫“天和号”之“和”字。


然而好景不长,孙全太中途退出,烧坊名字少了一个字即为“荣和”,这也吻合了茅台历史记述的“三茅合并”之中的“荣和烧房”。这期间,就是1915年荣和烧房、成义烧房两家送酒参评,获得巴拿马金奖荣誉后,两家打官司,后经省长刘显世折中判定,此殊荣两家共享,奖牌留存仁怀商会,这就是目前两家都在宣传祖上酿酒获奖的缘故。


荣和烧房传至王秉乾已是第四代。王秉乾毕业于贵州师范学校,曾任茅台镇镇长,茅台小学校长,王秉乾经营管理期间,荣和烧房窖池增加到6个,产量由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增加到三千五至四千公斤,最多时能达到一万二千公斤。


王德强介绍:“在我爷爷手里,荣和烧房达到历史鼎盛,同时为感恩祖上,将嫡传酱酒大曲配方命名为‘荣霄散’,此配方至今仍然掌握在我的手里。王家酿酒的历史有据可查,赓续不断,在《仁怀县志》、《仁怀市志》、《茅台酒厂志》中均有记载,这也是仁怀市政府相关机构通过“王茅传说”非物质文化认证的有力作证。


1951年2月,王秉乾因被诬陷通匪罪被判处枪决,烧房停产。然而社会在发展,历史还给王家一个相对公正的结果。八十年代末,王秉乾平反恢复名誉,子女进入茅台集团工作,王德强幸遇了那个好时代。也从那刻起便为今天的成就埋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王德强(右)与他的爷爷王秉乾塑像合影


1998年,中国酒文化城建成开放,为纪念王秉乾为茅台酒发展做出的贡献,文化城制作并展示了王丙(秉)乾塑像。


见面会上,王德强现场展示了当时茅台酒厂塑像的参照图,介绍说塑像时参考的图片就是由他提供:“那时不敢有太多意见,只要塑了我爷爷雕像即可,至于名字完全是口口相传写成了‘王丙乾’。对于年少的我早已心存感激,没有太多的想法。”王德强述中显得颇不平静,他似乎与他爷爷一样不谙世事,不懂交往,什么天文地理,什么政治思想课,他显得一脸茫然,但若是说到酒,似乎又滔滔不绝,于是厂里的员工公开送给他一个称号:酒痴——德强大爷。


既然如此,为何王德强不在前十几年前酱酒热之时站出来讲呢?他坦言:自己已退休,现在为了家族事业,复兴王茅世家,他必须挺身而出。



03

替“爷”救赎四十年,余生目标:

拨正历史+振兴祖业


三杯两盏下肚之后,王德强明显表达顺畅了许多。


“当时我爷爷被定罪处以极刑,这对我们一家人影响很大,多年来不敢抬头不敢见人,直到平反之后,感觉这已是从天而降的莫大恩赐,只有认真工作苦炼酿酒本事,将王茅世家的酱酒文化及酿造技艺一代代继续往下传承。”王德强说道。


d2493d4b183048ec115e3c87875d456f.gif

王氏族谱


1983年恢复重建酒厂,随后在酒厂屋顶上按比例复建了王秉乾祖宅——三官楼四合院,这也就是三官楼王秉乾的真实历史内含。


针对市场上利用王茅故事追求利益的乱像,王德强表示他会持续维权,面对众多“李鬼”,他认为只要他们不与“王茅传说”非遗打文化擦边球就可以,毕竟那也是别人的注册商标,但商标并不是这段真实的历史。商标可以用,冒用王茅文化,冒充王茅世家传人蒙蔽消费者就是欺骗天下人。


1970年生人的王德强,完全是一个“酒痴”的匠人,谈何拨正历史与兴复祖业呢?他认为他自己卖不了酒,只会酿酒,那就找全国最会卖酒的人来干,于是乎就出现了新闻见面会开头的“替补发言”——李德印。由此,王德强发起并联合李德印等共同出资组建了贵州三官楼王秉乾酒业公司。


贵州三官楼王秉乾酒业公司总经理李德印


李德印是谁?酒业营销界的老炮儿,从河南区域经销商开始,最终冲进郑州大本营,再后来通过名酒买断向全国织网,成就了一代资深大商的地位。见面会现场,作为贵州三官楼王秉乾酒业公司总经理的李德印表明“是王德强老板的真诚感动了我,更是王秉乾这块重见天日的真实招牌打动了我”。因为从业多年,亲眼目睹了中国白酒“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兴衰荣辱,深信一个产品只有具备了历史文化根基、品质保证,才能称之为品牌。而三官楼王秉乾酒恰恰具备了这个基因。


百年黔庄厂区的王秉乾广场、荣霄洞、王秉乾文化馆,用心重金打造真实的王秉乾文化,更是了解茅台镇酿酒史的打卡之处,据了解,王秉乾酒业公司成立后,之前全国做王丙乾的诸多老板纷至踏来,尤其得到了众多互联网大咖们的青睐。



一位张姓老板现场向记者讲道:“我之前并不知道王丙乾与王秉乾的故事,现在终于醒悟,是时候回归正宗品牌的名酒世家了,不然要犯下很大的错误。” 如果说这位张姓老板迫于历史原因不愿意公开发言,那么接受媒体提问的三官楼王秉乾经销商王敏女士则表示:“选择三官楼王秉乾有三大原因:


  • 一是品牌自身携带的历史文化;


  • 二是李德印的入局,让三官楼王秉乾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 三是在当下的环境,选择具备文化、历史、特色以及发展潜力的品牌,才能穿越调整周期获取更大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这场看似“搞砸了”的新闻见面会并没有就此罢休,已经在行业、互联网引起了大量口水战,事关王茅文化这正统史脉,王德强点燃了漫漫的维权导火索,在史料考证并不完善的烟海之中,我们不便断定真假美猴王,但有一点可以立证,那就是这块仁怀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仁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茅传说”的牌匾。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董事长田卓鹏


我们也无法预料此事会否掀起轩然大波,但山雨预来风满楼,正如北京卓鹏战略咨询董事长田卓鹏所述:“文化源头、品牌源力、表达源流、推广源泉的‘四源模式’让三官楼王秉乾成为了文化酱酒的最大IP,在国潮国货大趋势下无疑壮大了中国酱香一脉。”


会议现场,众多大商明确表示,要参与三官楼王秉乾酒这一文化盛宴,在浩如烟海的酱酒中寻得一个真正的有传播力的品牌很不容易,若是错过,即为憾事。


故事或许刚刚开始,什么是神秘配方荣霄散?家谱档案里藏着什么玄机?三官楼王秉乾上市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坊间议论与推波助澜,一切仍在发酵,我们将持续关注,为了百年真相,必将一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