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1647839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激发陈年酒势 驱动汾享赋能——第三届汾思嘉年华会成功举办

来源:微酒 2025.04.27 5219

汾韵清香凝岁月,陈年酒韵话春秋。4月26日下午,以“激发陈年酒势 驱动汾享赋能”为主题的第三届汾思嘉年华在北京·北京饭店成功举办。


汾思嘉年华系列活动由中国酒业协会指导、由汾酒集团主办。活动旨在以陈年汾酒的收藏复兴为纽带,通过“家有老酒”全国巡回鉴评会、“时间的味道 ”陈年汾酒高端品鉴会、“青花时光隧道 ”、汾酒鸡尾酒活动等形式,向世界展现汾清香文化的传承与陈年酒文化的创新表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出席第三届汾思嘉年华的领导嘉宾有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汾酒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食品安全总监山西酒类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韩英,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山西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山西杏花村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汾酒收藏酒研究院院长李昊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赓哲,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教授级高工郭新光,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白酒首席品酒师康健,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海坡。另外,多位酒业权威专家、酒企领袖以及众多名酒收藏爱好者莅临参会。


沙粒流转,勾勒汾韵技艺传承;光影交错,再现陈年酒薪火相传。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在活动致辞中表示:“陈年酒不仅是‘时间的容器’,更是承载文明记忆的‘液态编年史’,呼吁全行业共建共创,推动陈年酒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中国酒业协会通过制定鉴定标准、建立防伪溯源系统、培训专业人才等举措,规范陈年酒市场发展。他特别提到汾酒的实践成果,如承办陈年酒交流大会、打造“汾思嘉年华”IP,为千亿级收藏市场提供文化典范。同时,他呼吁行业以“藏新喝陈”理念引导消费,推动“厂商—渠道—消费者”生态重构,并借力“一带一路”战略,让陈年酒成为中国文化国际化的“使者”。”


图: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


作为汾酒文化传承与价值创新的战略载体,依托“科技创新筑基,工匠精神铸魂”的双轮驱动模式,陈年汾酒始终是集团践行“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长期主义品质路线的核心抓手,并以高质量发展为复兴征程注入动能。当前,陈年汾酒在品牌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其通过深挖历史底蕴、活化非遗技艺,持续强化汾酒“陈年酒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以标准化鉴定体系、数字化溯源技术为行业树立规范标杆,助力千亿级陈年酒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通过承办第三届中国陈年酒交流大会、发起贯穿三年的“汾思嘉年华”陈年汾酒交流活动,系统性构建陈年酒生态圈,推动文化价值与市场势能双向跃升。未来,汾酒将在加速复兴进程的同时,为中国陈年酒产业的生态共建、价值共享提供实践范式,开启“激发陈年酒势 驱动汾享赋能”的新篇章。


韩英总工程师在致辞中表示:“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清香型白酒代表,汾酒以“清蒸二次清”工艺定义品质标杆,其“中国酒魂”地位源自杏花村千年风土与匠心的传承。陈年汾酒是“时间与匠心的交响”,通过花果香、粮曲香等层次融合,成就极致味觉体验,彰显流动的文化遗产价值。回顾汾酒科研史,从方心芳院士开创白酒科研先河到秦含章推动工艺标准化,再到构建国际标准体系,科技始终是品质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未来,汾酒将聚焦文化传承、品质深耕与国际化创新,以“匠心封存时光,创新酿造未来”为愿景,推动“中国清香”成为全球白酒品质标杆,让世界品味中华酒文化的永恒魅力。”


图:汾酒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韩英


回顾汾酒科研史,汾酒以92年科研征程印证“传统与创新螺旋上升”的发展逻辑,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老酒品质管理,让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面向未来,汾酒将锚定“科研攻坚+文化破圈”双轨战略:以技术突破强化老酒品质话语权,以“中国清香”文化IP打造推动全球认知,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国际化布局,让陈年汾酒从时光窖藏升维为“世界共赏的文化符号”,引领消费者感知时间酿造的美学价值。


郭新光院长从科研角度指出陈年酒行业正加速从“经验驱动”向“科学驱动”转型,需构建“标准化表达与个性化呈现”并行的价值体系。他在致辞中表示,“通过热图、雷达图等可视化工具,可直观展示陈年酒随时间演变的成分变化规律——如清香型白酒中部分酯类、酸类物质随年份递增,而含硫化合物逐步减少,科学数据让“时间价值”一目了然”。郭新光院长强调,区块链与数字化技术将成为验证年份真实性的核心手段,而新修订的《GB-7718》食品标签标准首次鼓励使用数字标签,为消费者提供“扫码溯源”的透明化体验。未来,研究院将联合行业力量,以“科研支撑、标准引领”为原则,推动建立涵盖风味、感官、微生物等多维度的陈年酒科学表达框架,既统一宏观标准逻辑,又保留品牌个性化叙事,最终实现“时间沉淀可量化、文化遗产可感知、产业价值可延续”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揭开陈年酒“时间酿造”的奥秘。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与汾酒的研究合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中国清香”成为世界酒业品质新标杆。


图: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郭新光


汾酒,作为时光淬炼的文化密码,书写了中国酒文化的源头篇章。从北齐帝王杯中的“汾清”佳酿,到巴拿马金奖的全球荣光,每一滴汾酒皆是时间与匠心的凝练。今日汾酒,以清香文脉守护非遗匠心,以科技之光解码陈年奥秘,更以“汾思嘉年华”为舞台,让窖藏的老酒从沉默的陶坛走向世界的舌尖。


于赓哲教授通过以考古实证与诗酒文化解码汾酒“千年酒藏”基因。他在致辞中表示:“山西杏花村出土的“小口尖底瓶”实证了中国酿酒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其尖底设计印证古人智慧——沉淀酒渣、提升酒质,与西方红酒瓶异曲同工。从《北齐书》中“帝饮汾清”的记载,到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金奖、1924年中国首枚白酒商标,再到1949年开国第一宴用酒,汾酒以“七必秘诀”非遗工艺与晋商传播之力,奠定“国酒之源”的历史地位。”于赓哲强调,酒藏是中华文明的“幸福密码”——战国青铜酒尊、秦代铜壶古酒、明代“女酒”窖藏习俗,乃至白居易“酒库不曾空”的诗意豪情,无不彰显酒与文明共生的基因。他对比中西酒藏文化,提及西方滑铁卢战役封存白兰地的失败案例,反衬汾酒陶瓮贮酒“密封且透气”的科学性。最后,他呼吁汾酒以“牧童遥指杏花村”为起点,深挖诗词典故与考古实证,将酒藏升华为“时间匠心的文化叙事”,让世界透过一杯陈年汾酒,读懂东方文明的千年智慧与幸福哲学。


图: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赓哲


在第三届“汾思嘉年华”活动中,汾酒收藏酒研究院首次聘任“名酒收藏家”,由汾酒收藏酒研究院院长李昊旻颁发证书。



此次活动现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海坡公布了“家有老酒”征集成果,以实物印证了陈年汾酒的文化厚度。



刘海坡强调,陈年酒不仅是时光的印记,更是“自然馈赠与酿造智慧”的结晶,其价值源于历史沉淀与品质坚守。



陈年汾酒以品质革命重塑高端酒业价值标杆。陈年汾酒凭借其卓越品质与稀缺属性,正成为消费市场与收藏领域的双重价值高地——既承载着高端圈层的品质追求,亦被视作穿越周期的文化资产。作为汾酒品牌战略升级的核心引擎,陈年酒项目以“守正创新”为内核,不仅是对古法酿造技艺的文化传承,更是对品质体系与文化价值的双重重构。



在第三届汾思嘉年华现场,中国汾酒收藏酒研究院推广大使贺楠讲解的“时间的味道”高端品鉴会,通过“清、正、净、爽、香”五感沉浸式体验,生动诠释了汾酒“天人共酿”的工艺哲学。这一品质密码源于汾酒对120道严苛工序的极致坚守:从粮谷甄选到陶坛封藏,每一环节都凝结着“用心酿造、诚信天下”的匠心理念。


面向未来,汾酒将深化“科技+匠心”双轨战略:通过系统研究清香型白酒的陈化机理与环境变量,科学解析老酒品质进化规律;同时以“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为行动纲领,加速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国际标准体系。在持续夯实品质根基的基础上,汾酒将进一步激活文化势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锐度的产品矩阵,为中国白酒价值升级与全球话语权提升提供“汾酒范式”。